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技术指技术指导

当前棉花铃病发生情况与应对措施

作者:admin  时间:2012-09-24 10:23

  当前,我省棉花正处在花铃后期,这时期棉花开花已基本结束,尽可能保住现有成铃、提高铃重,是此期棉田管理的主攻方向,也是获得棉花高产的关键。棉花铃病是棉花铃期棉铃上所发生病害的统称,包括疫病、炭疽病、红粉病、红腐病和棉铃角斑病等,主要表现为烂铃,是此期棉花的主要病害之一,铃病不但造成减产,也严重影响棉花品质,
  8月25日至29日,棉花产业创新团队组织有关专家对山东省23个主产棉县、70多个采样点的棉花铃病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、取样,从调查结果来看,受8月份我省较长时间降雨影响,铃病普遍发生,但由于播种密度、土壤条件、排灌条件以及降雨程度等的不同,不同地块发病情况差异较大,其中东营、滨州两地受台风和强降雨影响,棉花受害面积较大,多数地块发生不同程度涝害和倒伏,铃病的发生也明显重于其他棉区,不同地块单株烂铃数在0.1-4.22个之间,烂铃株率10%-98%,平均单株烂铃数为2.09个,烂铃株率达73.71%;鲁西南(菏泽、济宁)、鲁西(聊城,德州)棉区的棉花铃病发生程度明显低于鲁北(东营、滨州)棉区,不同地块单株烂铃个数从0-1.36个不等,烂铃株率在0-64%之间,平均单株烂铃数分别为0.3和0.37个,烂铃株率分别为19.56%和21.83%。
  铃病的发生轻重主要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:①气候条件,8、9月份久雨高湿,铃病一般发生严重;②虫害严重,棉铃伤口多,为病原菌提供了侵入途径,铃病发生则重;③棉田地势低洼,排水不畅,也易使棉铃发病;④栽培管理不当,如氮肥施用过多、除草整枝不及时,都可加重铃病发生。
  主要防治措施:
  1.注意田间管理,做到合理施肥。注意氮、磷、钾肥的配比,增施钾肥,可增强棉铃抗病性,不要偏施氮肥,以免造成棉花徒长;及时排灌、整枝、除草,改善棉田通风透光条件,降低田间湿度,可减轻铃病的发生;
  2.及时采摘烂铃。遇秋雨连绵天气,发生烂铃现象后,应及时采摘下刚见黑斑的烂铃,并用1%的乙烯利溶液浸沾后集中晾晒,这样既可得到色泽较白的棉花,降低产量损失,还可减少棉田菌源,减少棉铃病菌的扩散再侵染。
  3.施用化学药剂。可选择52.5%噁酮•霜脲氰水分散粒剂、40%五氯硝基苯粉剂、50%福美双可湿性粉剂、250克/升醚菌酯悬浮剂、75%百菌清可湿性粉剂、50%克菌丹可湿性粉剂、69%烯酰吗啉·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,间隔10天左右一次,喷雾时重点喷施中下部棉铃,同时兼顾地面,喷雾均匀,可对于铃病的发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。铃病喷药可结合治虫同时进行,以减少用工;
  4.对发生涝害和倒伏的棉田,要尽早排除田间积水,对倒伏的棉株及时扶正,或进行扶株并拢,让相邻两行棉花靠在一起,既易于棉花站立,也可形成通风通道,5天左右后再将并垄的两行棉株推开侧踩,晾晒棉株另一侧棉铃,这样可使棉田通风条件得到改善,减少烂铃损失。